



堂號穎川,點出這一戶人家姓陳。據說在古早時期,陳姓人家的祖先被封在「穎川」之地做諸侯,後來「穎川」就成為陳姓人家的堂號。會命名為聚奎居,則是寓意著主人家不只有財,還有文才與品德。因為「奎」星代表著文曲星,也是德星。一邊牆上寫著「廉泉讓水」對應著另一邊的「瑞氣祥雲」,意思是說這兒民風純樸,主人的品格廉潔,在風水地理上也是一處極好之地。
聚奎居最多曾住到42口人,當時的主人富裕到甚至擁有台灣僅見,從國外買回來的重型機車、轎車。後來時代改變,在政府政策下大量田地被徵收,家產減少,且主人突然間因故過世,沒有留下遺產由誰繼承,子孫紛擾中誰也拿不出完全證明是房子的繼承人,房屋稅也愈欠愈高,後來就轉賣出去。
原本聚奎居將被拆掉重新蓋成別墅,在台中縣議員張正興的大力奔走下現予以保存,也在門前種下了草坪予以美化,納入高鐵旁的十七處觀光景點之一。聚奎居的存在,是文化的延續,也是時代的見證。
儘管有些人把他定義成廢墟,不過我卻覺得他有別於一般廢墟,它多了一點虛無飄渺感,還有濃濃的台灣味,映入眼簾的建築物,彷彿訴說它一戶人家的興衰,背後隱含的故事,如果沒有先蒐集資料,其實或許是不得而知的。
不過,它的外觀美以及經歷歲月的洗禮,所遺留下來的現狀,仍據有震撼力,儘管大門深鎖,我想,應該還是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從小棟鑽進去一探究竟吧!它保留的相當完整,還有樓梯可通往二樓,我當然也踏上去了,不過除了門窗還有存留下的壁紙,陪伴著它的舊址有舊月曆以及舊海報,跟外觀的氣派截然不同。
不過,我還是不能忘記拜訪它的目的,趁著沒人經過我趕緊拍了幾組環景,來試試看!雖然我不知道有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不過當我從銀幕上看到它完成後的樣子,我深感不須此行!雖然可能不是多麼完美的作品但是聚奎居的美好與壯觀卻完整的呈現在我眼前。
中興新村每年在這個季節原本的污泥中,總會出現許多荷花,以前高中天天看不覺得美,這次環景拍完騎機車回家,看天色還不錯,就開車帶我媽出門走走,很自然得我就開到了中興新村。
大二過後,就沒有再使用單眼相機來做作業了,這學期修了影像設計的課程,透過這門課我想我應該可以拍拍照,玩玩軟體吧!
文案:城市無所不在閱讀。
文案:一個城市,訴說著兩面光影,透過三款思維,延伸出四種可能,發表了五個觀點,領悟出六項理論,呈現了七種樣貌,個個八面玲瓏,在九十多年的醞釀之後,成就了十分精彩的城市供你閱覽,使你看得更遼闊。
文案:一種方式,結合兩個習慣,在三種姿勢下,運用了四種器官,體會出五種感受,經歷六十種思考模式,消耗了七千多的腦細胞,在八種不同觀點中,衍生了九九八十一種論點,十方閱讀任你翱翔,讓你飛得更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