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 設計 實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 設計 實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 農世水果月曆企劃視覺發想 ]

一.企劃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傳統紙本月曆逐漸成為被電子化與個人化月曆取代,不過在商業行為中,月曆仍是年節時不可或缺的公關品之一,各企業無不捨棄透過將紙本月曆為年節贈品的機會以增加品牌曝光率。
然而,農世股份有限公司雖致力於台灣水果月曆設計規劃,屬於傳統形的產業經營,對於各類行銷手法運用並不顯著以及水果月曆視覺規劃仍趨近保守。
有鑑於此,本企劃希望提供農世股份有限公司除傳統水果月曆設計及行銷包裝之外,創造出視覺的其他可能性並希望藉由包裝方式呈現完整的行銷方案。
二. 業主概敘
(1) 公司沿革:農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迄今已有20餘年的歷史,成立之初以發行「農藥世界雜誌」起家,雜誌內容以介紹農作物的栽培管理方法、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台灣農藥界的動態為主。 
 至1992年,由於雜誌內容愈趨多樣化,報導層面涵蓋農產品市場訊息、休閒農業以及大陸農情等,始更名為「農業世界雜誌」。 
 1994開始,本公司自行設計推出「台灣水果月曆」,典雅華麗的風格搭配活潑流暢的版型,呈現柔美細緻的印刷品質,自銷售以來,在坊間廣受好評。
農世從事水果月曆設計印刷已有15年之歷史,其中曾三度獲得行政院農委會評選為全國第一名。

(2) 經營理念:創刊的宗旨是希望能傳播新進優良的農業知識予農民,進而使其收入增加並改善生活品質。
20餘年來,始終秉持著這種誠懇務實的態度來為客戶服務。在此,也深深感謝長期以來支持的讀者、作者與廣告客戶。
農世擁有陣容堅強的設計團隊,秉持著創意與創新,每年均推出多款令人驚艷的水果月曆作品,這些水果月曆不但個個別具巧思且風格迥異,除有針對一般大眾設計的「華麗版」水果月曆外,更針對客戶不同的主題需求,量身訂製各式精美的水果月曆。

(3) 產品定位:每一本月曆作品中,農世不但能以最精準完美的視覺效果來呈現每一種台灣水果的細膩外觀,更將雅緻亮眼的時尚設計感融入月曆的整體構圖之中,讓每位拿到水果月曆的民眾,都能對該月曆感到愛不釋手,甚至將其留存表框,成為中一幅幅精緻亮眼的完美家飾。
A.典雅華麗、展現品味
以典雅華麗的風格展現台灣水果風華,讓鮮嫩欲滴的新鮮水果躍然紙上,生動豐富的畫面使月曆成為家中一件精美的家飾,充分展現生活美學品味。
B.柔美細緻、挑動味蕾
「秉持著提供高水準產品的態度,以創意構圖出一幅幅突顯台灣水果特色的月曆,柔美細緻的印刷品質,吸引視覺、挑動味覺。
C. 精巧實用、妝點生活
2009年特別推出精巧的桌曆,妝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角落,讓繽紛的色彩由家中一直延伸到辦公桌上,使計劃未來成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D. 專利包裝設計、提升月曆價值
農世發明將月曆的最後一頁背面加印圖案,將月曆捲起後,放入塑膠帶內,呈現賀年的氛圍,更彰顯新年的喜氣。透過小小的創意,增添月曆的價值感,傳達無限的祝福。
三.企劃目的
四季流轉,每當新的一年來臨,人們取下掛了一年的舊月曆,換上新月曆,無不期盼新年帶來新氣象與新希望。秉持各行業的傳統,在每年歲末年終,各行業都透過贈送年月曆來「獻上一年的祝福」的心情。
水果月曆在台灣年節一直視非常普及化的物品,它除了具有一般月曆功能之外,對於農產品與企業公司行象都具有不少效益,大致可分為:
(1).廣告效益:結合當月水果或是推薦產地,農會或農產品產銷班可以與農世公司購買廣告。
(2).優質的年節伴手禮:配合農世公司原有的禮盒包裝加以更精緻化,送農世月曆,祝福對方在新的一年豐收圓滿。
(3).透過水果月曆提高顧客對農世股份有限公司的好感,並增加企業好感度。
農世股份有限公司於1994年置力於水果月曆開發,自銷售以來,在坊間廣受好評,更針對客戶不同主題的需求,良身訂製各式精美的水果月曆。
檢視坊間水果月曆,在視覺上均屬較為傳統化的視覺設計,不外乎靜物攝影,然而在資訊化的時代,商品的個性化以及視覺的吸引度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買以及保存的重點。
水果月曆在這幾年一直是台灣年節贈禮最受歡迎的產品,可謂不容忽視的市場,除了月曆本身功能性以及水果乃台中重點特色,是具有濃濃台灣文化的一項產品。
藉由此次專案企劃,希望可以將以往風格類似的水果月曆,找尋新的契機:
(1).凸顯水果月曆風格:希望透過本次月曆視覺開發,建立品牌水果月曆視覺化,以提升品牌獨創性。
(2).拓展水果月曆市場:水果月曆一直以來均以農業或企業贈品為主,藉由此次企劃拓展水果月曆的消費市場。
(3).提升水果月曆價值:水果月曆因為時效性的關係,通常會成為被遺忘的物品,希望藉由此次企劃,提升其產品價值,以增加其功能性或存在性。
四.市面水果月曆分析
優點
(1).視覺上完整呈現水果的造型。
(2).印刷成本上較節省。
(3).任何廠商均可使用同一版型視覺結合企業識別體系完成自家贈品。
(4).畫面簡單而乾淨,以增加月曆使用性與文字閱讀性。
(5).與節氣結合提醒農民工作時節。
(6).結合水果特色產地使用方式提升水果月曆價值。
(7).價位低廉接受度高。
(8).方便量產化。
缺點
(1).視覺上缺乏豐富性,略嫌無趣。
(2).不同廠商出產水果月曆無法分辨出其個性與特色。
(3).形式上較呆板與制式化,導致使用率及收藏率降低。
(4).消費者市場局限,導致使用率降低。
(5).視覺缺乏文化性或故事性,無法喚起使用者共鳴度。
(6).畫面編排過於嚴肅,內容趨近傳統,導致使用者族群局限。
(7).視覺上與內容缺乏連貫性,無法讓人輕易明了其觀係。
五.水果月曆的企劃點
透過坊間水果月曆蒐集,發現絕大部份水果月曆視覺局限於一般靜物類水果攝影,在拍攝手法上企圖呈現水果本身的飽滿度以及色彩鮮艷度來提升水果形象以及視覺吸引力,因此單就視覺部份我們回歸到水果本體上,尋找水果的視覺可能性,以水果為本體的視覺有很多不同的呈現方式,透過創意視覺設計,以提升使用者或觀者對水果的親切度。
在視覺上大致可分為以下圖幾種呈現方式:
一、靜物類攝影:適當的氣氛營造與燈光拍攝,呈現水果外型與果肉之甜美,以呈現水果美好形象。
二、創意視覺設計:透過水果造型結合創意視覺設計,提升其有趣性以及豐富性。
三、新鮮感呈現:搭配水的意像,呈現水果新鮮多汁的感覺。
除了視覺分析外,我們也根據一般月曆形式做了一下整理與分析,坊間的水果月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單月曆 寬版
二.單月曆 長版
三.雙月曆 寬版
四.單月曆 環裝
五.單月桌曆 環裝
在版形上,一般市面上的月曆變化性較少,局限上單月與雙月的編排,在視覺編排上通常以上圖下文的編排方式, 通常主視覺圖案色彩較豐富,加上配合人的視線高度,讓目光可以集中在月曆數字部份,以增加其使用便利性。
在形式上,一般水果月曆雖然變化不大,畫面安排也大致相同,不過許多水果月曆在功能性上都有小巧思,會增加水果故事與水果的實用方法或是產地⋯⋯等,巧妙的將視覺與文字結合,更可以增加觀者對水果的文化有深一層的了解,在這部份上,可說是水果月曆的一大特色;在這部份我們應該去強化,希望藉由此企劃透過水果的文化性與在地性去提升水果月曆的價值,讓月曆不只是月曆,多了一些感動人或是喚醒記憶的故事。
除了一般月曆形式,我們也發現了現今月曆形式越來越多變化,除了有各類不同的主題外,在造型以及趣味性越來越多元,不在局限在一呈不便的長方行畫面裡,在功能以及趣味性更增添了不少趣味性,這樣的取向會提升月曆的蒐藏性以及價值性;當然,在台灣傳統水果月曆通路是各大企業或是農會贈送給農民或是消費者,因此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此企劃創作出視覺與形式可以和而為一的月曆,透過月曆的形式與視覺去做一個整合,讓月曆不會在過期後,就失去了賞味期。
根據現有月曆分析與水果視覺可能性資料蒐集與月曆形式蒐集,針對此次企劃,訂定目標企劃點:
除了訂定目標企劃點外,農世公司提供不同產業用來贈禮或是宣傳的媒介物在製作上必須要注意:
(一) 畫面或題材的共通性
在月曆圖像的構思上,需考慮到作為各種不同產業贈禮的共通性。
(二) 不只是水果
水果文化包裝的部份,以往的水果月曆只是拍攝水果呈現畫面而已,新的水果月曆從主題的企劃到設計,希望除了創新,更能注入人文美學的精神。
(三) 行銷效應
遠東銀行2007年以「妙筆生花.花開富貴」歷代名家書法作品,發行月曆, 透過創新設計,引起各大報章雜誌均曾專文附圖報導,讓月曆為產業做了免費的宣傳與行銷,希望透過企劃全新水果月曆有行銷水果產業的功效。
(四) 不只是月曆
藉由月曆將水果產業或是企業資訊結合水果月曆,成為有功能性的水果月曆,以增加消費市場。
六.水果月曆的企劃發想
(一) 文化水果
(1) 水果吉祥畫
回歸到月曆是年節贈品,以吉祥話語結合將心意完整的透過月曆傳達給對方,並使用視覺使習祥話語結合來呈現。
一月-梨子;杏雨梨雲,形容春天景色美麗。
二月-桶柑;橘祥如意,諸事吉利順遂合於心意。
三月-草莓;苺開眼笑,指眉頭舒展開來,眼睛充滿了笑意,用來形容非常欣喜愉悅的樣子。
四月-蘋果;蘋蘋安安,平安而無危險。
五月-芒果;初露鋒芒,初露鋒芒比喻剛開始顯露出才能和力量。
六月-荔枝;大發荔市,獲利甚豐。
七月-柚子;吉人天柚,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八月-芭樂;樂此不彼
九月-鳳梨;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徵兆。
十月-楊桃;三楊開泰,表示佳運即將開始,羊年時常用三隻羊表吉利,乃取其諧音。
十一月-柿子;柿柿如意,事情都很圓滿、如意。
十二月-奇異果;奇異恩典。
透過當季水果與吉祥話結合,呈現有趣的視覺畫面。結合商家資料與折價卷。月曆包裝:使用「真空包裝」方式,呈現「新鮮」概念。
(2) 十二生肖水果集
台灣社會傳統文化十二生肖在逢年過節必會重新登場,因此選擇以十二生肖結合水果寓言呈現視覺,提升其有趣性與文化性。
「蘋果vs.蛇」伊甸園的故事:夏娃在一顆蘋果樹下,跟一尾蛇在聊天,蛇聳恿夏娃吃了那個蘋果,以後會看到人間邪惡的一面,前往人間就不會遭到不幸,夏娃很高興即找亞當一起吃那粒蘋果,亞當先吃了一大口,﹝傳說亞當被蘋果卡住喉嚨,所以現在男人才有喉結,﹞接著兩人一起吃完蘋果之後,從此離開了伊甸園,離開了天堂。
「梨子vs.老鼠」梨子富含了維生素C、維生素B以及膳食纖維,含水量更高達89.3,可說是一種天然優質的飲料,更稱為「百果之宗」,老鼠為12生肖之首,進而聯想一起。
「火龍果vs.龍」火龍果也稱為龍珠果,營養豐富,功用獨特,對人體健康有絕佳的功效,火龍果並不僅僅就果實才能夠食用,可說集水果、花卉、蔬菜於一身;龍本身與龍珠產生聯想,更可覺得集權力、吉祥、珍貴三大優點。
「鳳梨vs.雞」台灣於清康熙末年才從東南亞引進鳳梨栽培,當時有飽學之士見其果實怪異─「其果實有葉一簇,狀似鳳尾」,乃引用紅樓夢中的「有鳳來儀」簡化成「鳳來」來稱呼這種水果;「鳳」本是指稱一種吉祥的鳥類,象徵富貴,中國古代想像的雞,也以鳳凰著稱,鳳梨進而與雞做聯想。
「桃子VS.猴子」孫悟空又名美猴王、 齊天大聖 。 是《 西遊記 》中的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從吸取日月之精華的石頭中蹦出來的神猴,代表了古代中國人的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孫悟空有回受天庭召喚,但他調皮個性,大鬧天庭,又偷吃蟠桃,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指山下,無法行動。猴子屁股有如桃狀,令人產生聯想。
「木瓜VS.牛」木瓜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非常好的營養補充品,就中醫來說也是極佳的食療水果。所含的木瓜酵素,有助少女發育,少女發育時期若能適量補充木瓜,對乳房發育的確會有幫助;一般人對胸部的稱呼多半與牛脫離不了關係,因此產生聯想。
「櫻桃VS.狗」狗的品種雖然千百種,但是能和櫻桃並駕齊驅的只有牠。櫻桃在水果界是顆紅鑽,因為獨特的光澤以及豐富的元素讓他榮耀后冠;人類最忠誠的動物,狗,在動物界的智商只比靈長類低一點,在人類的眼中,牠是動物界的黑鑽,對人類忠心、受教度、受寵度都是一等一的。
「哈密瓜VS.羊」哈密瓜又名雪瓜,是一類優良甜瓜品種,果型圓形或卵圓形,出產於新疆。地處中亞地區,晝夜溫差大的新疆哈密瓜有180種以上的品種,由於交通方便,可以遠銷各地,所以產量不斷地增加,馳名東亞、東北亞各地;新疆又以羊肉著名,因此將這兩大特產作結合,增加水果印象。
「西瓜VS.虎」西瓜果肉有清熱解暑、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夏天用來治一切熱症,馬上覺得清涼;《本經逢源》中記載:西瓜能解太陽、熱病及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在古代屬傷寒藥方,功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進而將兩者一起聯想。
「 芒果VS.兔子」芒果原產地在印度,喜歡高溫、乾燥的天氣,營養生長期最適合溫度為24~30℃,氣溫降至10℃以下就停止生長,因此芒果屬於熱帶果樹,因此可摘種出皮薄肉細、纖維少,汁液多等優點;兔子也因沒有汗腺,所以較不會排汗、排尿等機制,對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動物來的少,兩者皆有這樣的特性,及漂亮的外觀、多變的顏色 。
「奇異果VS.馬」美國食品研究中心在對全球常見水果營養素進行分析時,發現奇異果所含營養成份最高,可說是「營養活力之源」;馬一直以來是一種高貴優美的動物,在不少畫作中屬力與美的表現,中國人更認為馬是行走在地上的龍,阿拉伯人以馬為真主的恩賜。
奇異果為新一輪的水果之最,馬直到現今依舊象徵身分地位,兩者同等有力量的含意,同等受人追求與愛護。
「橘子VS.豬」在東方傳統習俗中,抬豬去祭祖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無論是新店開張、新劇開拍或是清明祭祖,都可常見抬出整隻燒豬或燒乳豬作為祭祀用品。有時更可見豬咬橘子,或與橘子一同祭拜。
橘的俗字是「桔」,含著一個「吉祥」的意思,中國宋朝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在《贈劉景文》中寫道「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兩者一起祭拜,講究的是「紅皮赤壯」意頭,寓意祖先保佑子孫身體強壯安健。
水果與十二生肖結合,呈現中國傳統生肖與水果故事為視覺發想。透過宅配及7-11行銷,呈現十二生肖故事及水果故事。月曆包裝:使用「CD」方式包裝,呈現「實用現代感」想法。
(3) 十二金釵水果卷
透過紅樓夢十二金釵每位佳麗代表其水果,跳脫現代美女性感圖的想法,以國畫方式呈現。
一月妙玉梨子:妙玉身為女尼的妙玉是個姿容美麗,聰慧過人,才華出衆,才貌不在黛玉之下。但是由於身為女尼,故壓抑情感,外冷內熱,孤芳自賞。與水果中的高山梨相似,因高山梨是種植在阿里山上的優等水果,在種植時以牛皮紙隔離,防止果蠅叮咬影響梨的外觀,就因為水梨的外貌及果肉都是給人冰冷的樣貌,內在卻是甘甜的果肉,故跟妙玉的本身性格相關。
二月寶釵桶柑: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一,號蘅蕪君,原籍金陵,書香舊族,父早卒,母王氏,與賈寶玉之母為姐妹。性格淡泊明志,舉止大方,雖美麗端莊,但城府極深,是現實功利主義的擁護者。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貞靜為主,積封建社會婦人美德於一身,諸如美貌、端莊、和平,使薛寶釵鑄就賢妻良母的典型。商業世家無形中賦予寶釵以計較厲害的性格,善於把握現實的利益,控制自己的情感,永遠以平靜態度和精細的方法來處理一切。
薛寶釵性格淡泊明志、舉止大方、美麗端莊、集封建社會婦人美德於一身,為賢妻良母的典型模範,永遠以平靜態度和精明方法來處理一切事物;與水果中的桶柑有相似之處,外表與內在都是家庭中老少咸宜的水果之一,讓人也有賢妻良母可以安定家庭的水果。
三月迎春草莓:賈迎春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賈迎春的個性就像草苺一樣,表面軟嫩嫩,沒有果皮保護,一但碰撞到就很容易凹陷也會流汁;有草莓族,抗壓性不高的個性。
以水果與角色個性結合,凸顯文化故事人物個性以及水果個性。結合紅樓夢十二金釵角色個性。月曆包裝:使用「掛軸」方式,呈現「中國典籍」想法。
(4) 台灣文學水果輯
透過文學裡的水果,呈現台灣農業社會的情感,更透過水果與人之間的故事喚起大家印象。
黃春明 - 屋頂上的番茄樹
杜開 - 植有木瓜的小鎮
綺君-橘子紅了
楊喚 - 水果們的晚會
傅月庵 - 香蕉花盛開的時候
黃春明 - 蘋果的滋味
小野 - 在蘋果樹下躲雨
謝武彰 - 甘蔗的滋味
金兆 - 芒果的滋味
以台灣文學故事,水果跟鄉土文學結合,呈現台灣鄉土水果故事以繪畫方式呈現。結合黑貓宅便,凸顯當月水果故事。月曆包裝:使用「書」方式包裝,呈現「書冊」感覺。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 My Blog-火火冖木 寫字樓。 ]

這是學校舉辦的學習部落格比賽獲選者們的合照,當初我也沒想那麼多,覺得既然寫了那又剛好有機會比賽,就試試看,就這樣了!

我一直都覺得透過部落格來紀錄自己的生活或是學習經驗是好的一個平台,在頒奬時,老師說很多學校花了大大的銀子去購買平台,但是在使用上以及經營上卻不見的是完善的,我十分贊同。我的母校——銘傳也有同樣的概念及想法去經營數位履歷,一樣舉辦了比賽,效果以及內容卻很不精彩,深感可惜。

部落格——是一個數位時代十分重要的表現平台,透過網路的連結,可以增加自己在網路上的人氣,當然不是誰來我家的那種單純的人氣,是一種對於你得言論或是觀點的支持或是關切,最近我使用了奇摩站長工具與人氣計數器一週過後,發現原來我的學習部落格,一直都有人默默的來去觀看,卻不帶走一片雲彩,已經勾起我的好奇心了,讓我感到更好奇的另一件事:在奇摩站長工具中,連來源地區顯示、使用瀏覽器、以及軟體都可以替你統計出來,觀看我網誌的人來自台灣北、中、南不同區域,平均每天都有出現,更還有奇怪的英國來源以及其他國家,足以說明學習部落格的經營與威力是不容小覷的!再者,我又使用了搜尋工具GOOGLE了一下,發現經過這些日子後使用關鍵字【吳振榮 】可以搜尋到我的學習部落格,我想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學習部落格的想法,或許我仍然無法像老師說得把過程跟紀錄都紀錄上去,總覺得他是一個平台,要呈現的東西應該盡可能完整,所以始終會在更新上及進度上不如預期,我想我應該好好調適,去找到最好的節奏。雖然很多人都說BLOGGER的後台工具不便使用,不過其實當你認真去了解它以後,其實他有滿多有趣及實用的功能,我就特別喜歡它後台中的網誌清單的功能,習慣性的將一些看過或覺得很不錯的網誌加在裡面,當站長更新時,它馬上就會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出現,當然我也會二話不說得去看看新消息,儘管很多人不會注意,不過我總覺得這管道讓我的部落格更精彩,因為透過資源更想的平台,可以將各類心訓以及觀點呈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透過連結去拉近距離,這不就是數位分享時代的優點嗎?

對於學習部落格,或許我總是喜歡看看東西寫寫觀點及想法,或是聽聽別人說甚麼或是作一些事從中找到感動變大辣辣的紀錄下來,儘管不是那種很正規又嚴謹的部落格,或許你說觀點跟想法不能夠全部代表學習的紀錄,但是我倒覺得如果只是一味的去網路上搜尋資料然後透過複製貼上來完成看似精彩的學習部落格儘管看起來似乎精彩,但是對我而言,那不是我想要的部落格,我希望我的部落格可以賦予自己的觀點以及想法,看到好東西儘管節錄或是分享,但是不能缺乏自己觀點,或許我不是大師,但是我像要誠實的去紀錄自己的想法語感動。

突然想到ppaperblog最近的一篇新的文章︰《Objectified》︰你有否曾經/現在對design這件事有疑惑?會否好奇到底這種那種東西是怎麼想出來的,設計師是哪來的靈感?現在Objectified 給你答案。


導演Gary Hustwit訪問多個設計師,企圖探討他們跟他們的產品之間的關係,並了解何謂之「設計」——當然每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畢竟我們對「設計」的詮釋都難以一致,但單是看看那些或平實或奇怪但都能影響我們生活的東西是從哪來、稍微了解設計師的腦袋、思維運轉的過程也是很能inspire的。

對於設計的詮釋,我想設計本來就要使生活更便利、更好,透過生活中的體驗以及感想去思考以及改變,一些或許是平淡無奇想法透過設計都可以讓他變有趣,我覺得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物值得我們趣發現,透過五感︰眼看、耳聽、鼻嗅、手觸、心去感動與體會,那應該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許多靈感吧!

[ 火火冖木 寫字樓。 ]是我的學習部落格,火火冖木是將榮字拆解,而寫字樓是我對部落格的一種詮釋,因為部落格就是一種用文字去紀錄的媒介,儘管仍然可以圖文編輯,但是文字的內容可以引起的感動及共鳴可能會更有意思。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 八校研究生海報創作觀摩展-城市.閱讀 ]

八校研究生海報創作觀摩展-城市.閱讀首場於五月7日下午兩點在國父紀念館翠溪館開幕了!早上和甜甜、毓婷浩浩蕩蕩的從台中統聯出發,一下捷運就看到秋霞的背影,然後跟提早一天回家的強哥會合,其實,這樣的聯合展覽,真的宛如趙老大所說的就像是一場【公關活動】,沒有太多了學術交流,但是,透過觀摩他人作品,可以看到同一主題中,大家所發想的角度以及表現方式的不同,很有意思!

不過,我在展場中看到好多101,或許這也意味著101似乎很容易讓人跟城市聯想在一起了,不過似乎有些同學表現方式與內容呈現都是十分精彩的,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如果我們停下腳步來休息,那樣很容易就會被別人超越,雲科大與台藝大主任都說,他們這次展出的同學很多是非本科的學生,透過半年的學習中,琢磨技術,在畫面的表現上已經漸趨成熟,我想,我還要更加油,不然,很快就會退步了!

在創意發想上,撞到想法難免,不過我想必須要多看看這世界,還有對主題題目必須審慎解讀,才可以提升視覺與創意主題的連貫性,此次海報創作展,在主題部份訂定的題目為[城市.閱讀],是個範圍很廣的題目,不過在開幕後看到展場的解說,我想到如果這解說是在創作前,付在主題說明中來提供我們創意發想,或許會更貼近主題。

不過,很慶幸可以參與此次的活動,不論是參與與展出,都獲益良多。很佩服師大可以再如此短暫的時間,馬上找到很棒的場地,辦展覽是一個環還相扣的活動,希望到時候輪到台中場時,我們也可以大放異彩,作個完整而精彩的展演。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 天空有多大,是靠自己去爭取的,但是...... ]

趙老師在部落格寫了一篇【不是學歷問題,是能力問題】。

這就讓我想到大三時,我很猶豫到底該不該繼續升學的問題,那時我思考了很久,甚至花了一年好好的讓思緒放空,去思考,到底我要甚麼?終於,我還是決定升學,不過,我的理由是—因為看得不夠多,懂得不夠多,所以不夠專業,因此,應該多學一點、多看一點。很幸運的,我也如己所願的繼續升學了,而且很幸運的按照想要的來到中技。當然,也有人問我為啥不留在原來的學校,我只知道,我想到別的環境看看,因為,一直在井裡,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我想要換別的學習環境,看看別的老師對設計的觀點與想法,當然,我也不是真的很厲害的那種學生,我大學時期也都花時間在學會辦活動,一切的一切都在活動中渡過,偶而參加比賽好運才有一些獎項,儘管不是班上屬一屬二得學生,大致有精彩的學習生涯,因此我期許自己可以在研究所學習中看到更多。

前天會有如此的疑問,因為當初建議我念研究所的學長提出現在的看法,我不禁一愣。不過,在上班時,思考了一下,我只想跟自己說:天空有多大是靠自己去爭取的。儘管,有人研究所畢業領二萬三,卻也有人高中畢業工作多年領十七萬,不過,對於人生,不是靠這十七萬跟二萬三還是一萬七去衡量的,應該是自己獲得甚麼,才是重要的。當然,我贊成老師說得為甚麼要滿足於兩萬三到三萬的薪水,但是,我覺得如果剛畢業,要我領這微薄的薪資,我是願意的,我相信能力是靠累積而來的,薪水與經驗更是如此。就像天空那般遼闊,卻有人總是把自己局限在井底,那當然他只能當井底的專家,永遠看得那片天空,但是如果靠一層一層的努力爬出井去看到更大的天空,那將會發現新的世界。因此,我期許自己,未來可以為自己開拓遼闊的天空。

曾經思考過休學與否的問題,對我而言,不是因為學歷,我也還不夠專業,我的想法跟鄭展不同。我其實在上學期某些課程安排中,獲得很多,也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甚至,曾經我還曾大力推薦我大學學妹來考我們學校。因為上學期有些課程安排,讓我獲得不少。這學期,在課程學習上讓我較困惑,有些課程我真的覺得不知到自己會獲得甚麼?抑或是了解甚麼。因此,更讓我茫然了。研究所不應該只是看看論文報告給老師聽重點,然後聽聽演講、看看電影就過去了,似乎有更多可能。

我還記得我曾經問過老師,中技研究所的設立目標跟想法是啥?還有研究所可以給學生學到甚麼?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於是那種對環境的不確定感增加,導致企圖心不見了,所以就更茫然了。我不是完全為了學歷念碩士,但我希望我這些時間有收穫,不是那種單純的一篇論文的收穫。我記得考試時英文作文是你為何要拿到碩士學位?第一堂實務課,討論的事我們為何來到研究所?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學校又想要給甚麼?那碩士學程與大學學程內容上有合差異?那目標為何?(針對整個環境)如果站在消費者立場,不為學歷而來,我們在這獲得甚麼?在這學期,我還找不到答案。如果站在企劃的立場,那我們的機會點又在哪?其實應該還是模糊的。不過,這些問題就像老師們會討論,為甚麼我們不快樂?學習的態度怎麼如此?兩邊觀點立場不同,總有不同的疑問與說不出的答案。我向來都比較機車,不甘願被環境困住,真希望可以去改變環境與氛圍,可惜自己能力不夠。

回到【不是學歷問題,是能力問題】,有些人來到研究所就是要從事學術研究,那能力問題就是在於累積實力去從事研究與資料蒐集;那如果是要來增廣見聞的,那要累積自己的觀察力與靈敏度;透過研究所課程學習是否可以增長自己想要獲得的能力,我想也是個疑問。不過,不論學歷高低,有能力必然不怕在社會中找不到出路的。因此,我贊成【不是學歷問題,是能力問題】,不過,我更希望透過在研究所學習中,可以獲得更多屬於自己的能力累積。

對了~我從未想過我要念美術所!

[ 農世月曆改造期中報告 ]


此為提報簡報影片檔,詳細文字內容與圖片擇期補上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 城市.閱讀 草稿 城市無所不在閱讀篇&訊號滿格篇 ]

這是另外兩張不才之作,方向轉到了多一點城市,不過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卻又不知到該加點什麼?
好困惑阿~~

城市無所不在閱讀篇
創意發想:這是我一開始聽到這個主題最先想到的視覺畫面,古老的城門上有著宛如書本般扇形的窗戶,就像城市在閱讀著城市一般,又像是在城市中總隨處可見閱讀蹤跡。

文案:城市無所不在閱讀。
---------------------------------------------------------------------------------------------

訊號滿格篇
創意發想:城市充滿著各種訊息,不論是歷史、科技、通訊......等都能夠不經意的在城市出現,運用手機訊號格延深出城市影像,呈現訊息就在城市中的意像,呈現閱讀城市訊號滿格得感覺。文案以萬、千、百、十、一去連結,企圖用文字去訴說城市的故事。


文案:閱讀給你訊號滿格的城市。
內文:萬種風情的城市,千變萬化的景象,百科全書訴說著:十分奧妙的一切。唯有閱讀,沒有距離。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 城市.閱讀 系列草稿-望遠鏡篇 紙飛機篇 ]

今年八校聯展主題為[ 城市.閱讀 ],這題目著實讓我不知到該把重點放在城市還是閱讀,又不像金犢獎有策略單,因此,先按照自己想的去嘗試看看,這次著重在文案的撰寫,想要嘗試有趣的文案,讓他替畫面說故事,不過,在海報設計上似乎不夠有事覺張力以及特色,海報跟廣告還是有相異之處,自己想的不夠仔細,就先放上來現醜一番了。

望遠鏡篇-閱讀讓你看得更遼闊
創意發想:透過閱讀可以讓我們視野更寬廣,視覺上以簡單的書本捲曲成柱狀以多層搭配呈現宛如望遠鏡的樣貌,呈現閱讀就像使用高倍望遠鏡,可以一望無際的看得很遼闊。

文案:一個城市,訴說著兩面光影,透過三款思維,延伸出四種可能,發表了五個觀點,領悟出六項理論,呈現了七種樣貌,個個八面玲瓏,在九十多年的醞釀之後,成就了十分精彩的城市供你閱覽,使你看得更遼闊。

---------------------------------------------------------------------------------------------

紙飛機篇-閱讀讓你飛的更高遠
創意發想:透過閱讀可以讓我們視野更寬廣,視覺上以簡單的書本內頁折成紙飛機呈現,呈現閱讀可以讓我們突然藩籬,邁向高遠的天際。

文案:一種方式,結合兩個習慣,在三種姿勢下,運用了四種器官,體會出五種感受,經歷六十種思考模式,消耗了七千多的腦細胞,在八種不同觀點中,衍生了九九八十一種論點,十方閱讀任你翱翔,讓你飛得更高遠。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 農世水果月曆改造構想初探 ]

一、關於農世
1.農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迄今已有20餘年的歷史,成立之初以發行「農藥世界雜誌」起家,雜誌內容以介紹農作物的栽培管理方法、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台灣農藥界的動態為主。
2.至1992年,由於雜誌內容愈趨多樣化,報導層面涵蓋農產品市場訊息、休閒農業以及大陸農情等,始更名為「農業世界雜誌」。
3.農世創刊的宗旨是希望能傳播新進優良的農業知識予農民,進而使其收入增加並改善生活品質。20餘年來,始終秉持著這種誠懇務實的態度來為客戶服務。
4.1994開始,本公司自行設計推出「台灣水果月曆」,典雅華麗的風格搭配活潑流暢的版型,再呈現柔美細緻的印刷品質,自銷售以來,在坊間廣受好評。

二、關於農世水果月曆
1.農世公司從事水果月曆設計印刷已有15年之歷史,其中曾三度獲得行政院農委會評選為全國第一名。
2.農世擁有陣容堅強的設計團隊,秉持著創意與創新,每年均推出多款令人驚艷的水果月曆作品,這些水果月曆不但個個別具巧思且風格迥異,除有針對一般大眾設計的「華麗版」水果月曆外,更針對客戶不同的主題需求,量身訂製各式精美的水果月曆。
3.每一本月曆作品中,農世不但能以最精準完美的視覺效果來呈現每一種台灣水果的細膩外觀,更將雅緻亮眼的時尚設計感融入月曆的整體構圖之中,讓每位拿到水果月曆的民眾,都能對該月曆感到愛不釋手,甚至將其留存表框,成為中一幅幅精緻亮眼的完美家飾。
4.農世水果月曆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 薇閣小電影三部曲 浴帽/送餐服務/無味皂 ]

三部電影,三個故事,這樣介紹一點都不吸引人。
「這是薇閣出的小電影⋯⋯
這是薇閣出的小電影⋯⋯
這是薇閣出的小電影⋯⋯」如何...有興趣了吧!

「薇閣小電影」,這個行銷企劃案必須回朔到電視廣告開始切入—最近電視上有部整支廣告都是馬賽克的只在最後說於搜尋打「薇閣小電影」,老實說,它充分得勾起我的好奇心!透過馬賽克畫面來吸引目光,以及人們好奇的心裡與不為人知偷窺慾。

「性」需要時間和想像醞釀,才是美好的溝通,電影正是承載想像的絕佳載體;取名小電影隱藏A片、短片雙關語的意思,也是想給消費者一個遐想;小電影一詞在五、六年級直接聯想就是「色情片」,有鹹濕鏡頭、裸露畫面、性器官、馬賽克是只能在小戲院偷偷播出的電影,正也和薇閣汽車旅館有相同的地位,一樣的私密與個人原始慾望的行為。

薇閣小電影是完全限制級的腳本:哥哥和妹妹的不倫戀、多P亂交、偷情、一夜情;他們用了「浴帽」、「無香味香皂」、「美食」三個漂亮的主題來包裝這些色情本質,結合薇閣汽車旅館的重點服務「髮夾」、「無香味香皂」、「送餐服務」為主題切入焦點並結合不同主題房間特色在劇情中呈現,讓消費者可透過小電影了解其服務以及空間特色 。

薇閣—是國內屬一屬二的MOTEL品牌,可從Google搜尋中薇閣精品旅館在旅館關鍵字搜尋中,排名第19,搜尋量1000; 當我看到電視廣告時,一股腦兒的以為薇閣這品牌推陳出新打算打入網路電視的市場,以「小電影」為其主要商品,當我一窺究竟之後,發現原來是一種有別於一般廣告的整合行銷手法。 這三部曲分別給不同的導演拍攝,其風格及拍攝手法有所不同,這三部曲的企劃是由奧美廣告公司操刀,藉由電影模式來作為行銷另類手法,打破以往在電視上、平面上、網路上等廣告方式,拍攝電影為十五分鐘片長之久,薇閣不惜代價花下鉅資拍攝這小電影 。

為甚麼我會以整合行銷手法來解讀這廣告呢? 既然稱為電影,薇閣小電影透過電影行銷手法操作,接著放上網路,搭配電視廣告吸引更多人上網看,持續發酵:薇閣小電影先透過電視廣告、Windows Live Messenger、I'm Vlog 合作宣傳其網路平台,透過最開始電視媒體來播放和台北信義威秀首映影展播放,以拋出男女慾望、產愛或忠誠背叛、想像真實等議題,讓社會討論並妙熱話題。當大家開始討論「薇閣汽車旅館有自已的成人電影!」因話題具有獨特性容易引起風波,這時候已成功達成「話題性」效果了,開啟了驚爆導火線,後續好奇心地打「關鍵字」搜尋,話題成熟時媒體屬性就轉移到網路平台,就更多瀏覽流量產生行銷效應,產生好奇的決大動機,使得網路話題熱烈傳開來。

面對回歸原始的人性需求,廣告表現必須落落大方而且高明,創意要做的是提供一個路徑讓消費大眾自己走進去,最好能夠提供許多想像,與消費者一起達成或加大這個效果。這也是薇閣精品汽車旅館選用小電影來達到品牌廣告效果的原因。薇閣是提供一張床、一個性愛空間的私密產業,如果打廣告在短短幾秒鐘內直接叫人去賓館,會讓人覺得低級不高明,因為在台灣社會,私密不該在大庭廣眾下講,反之若扭捏作態,可能會更隱穢猥褻,所以她一開始就覺得應用從容說故事的長篇幅,呈現床上那些愛、性、慾望和男女的故事,可以創造啟發、反射或是想像作用,讓觀影的大眾覺得被尊重或比較舒服有禮貌。

薇閣小電影的媒體行銷來說,看似媒體啟動點於小電影,此片於電影院播放,卻可以以關於性愛特質的三部曲電影,尺度挑戰了法律邊緣的合法性,主題內容總是留給觀眾找答案, 最終轉換為網路平台傳播,以好奇人士輸入關鍵字閱讀,互相討論話題的風波並帶來下一波,一波接一波的行銷影響力真是驚人,為罕見的話題行銷模式。

這也是在這個行銷企劃中我覺得廣告的地位更加提升的一個層面,縱觀大部份的廣告無非是以強迫式的出現現各種傳媒中,而這次「薇閣小電影」以製造話題性的行銷手法,先製造話題,吸引消費者注意,在非單一傳媒的傳播下,透過話題性引爆消費者注意,廣告成了從主動性成了被動的讓消費者去閱覽,透過關鍵字增加在各類傳媒上的話題性以及曝光性。

搜尋引擎、關鍵字早已開始流行,話題式、關鍵字的行銷後座力更是無限可期,網路平台的商業競爭激烈過於空間發揮有限,不同的媒體的發展都不一樣有後續效應空間,網路媒體與電影媒體的特色不同在於電影拍攝成本經費高昂,廣告目的傳達會比較確實,但關鍵又在於放映率及觀眾人數,然而網路媒體則是其成本比較來的低,但廣告目的會受到其他廠商競爭擠壓而傳達來的略差點。透過電視傳媒在內容分級上,也會使薇閣小電影的播放造成一類的困擾,但是透過網路去呈現電影內容,便可以隨時提供想觀看的消費者瀏覽,一樣透過同樣的傳媒,當媒體使用得當,那力量或許會無限大。

——————————————————————————————
「浴帽」劇情介紹雷先生定期接受集體心理治療,他總是心不在焉的參與別人的心理告白,他置身在團體間,卻時常放空,他在心理和肢體上都自溺於自設的小世界。某天,他在團體中,遇見陳小姐,陳小姐是個等待情感補白的開車族,她自述期望在剛買的新車裡,不僅有駕駛者,也能夠為空著的右手座位,找到主人。雷先生則在告白中表明自己正為大門鑰匙遺失不知如何回家一事困擾不已。

於是兩人發展出了「我送你回家」的劇情。兩個急待他人填滿的靈魂一路開到了二流賓館,激戰數回,戰火稍息後,淋浴的陳小姐央求雷先生為她遞進浴巾,當體貼的雷先生打開浴室,在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態下,活生生目睹了他最不想看見的景況。這個情況一直以來就是雷先生難以啟齒、久治不癒的內傷,對於「意外」不斷上演,愛情不斷莫名夭折,逼得雷先生再度蜷縮回他的小世界。

浴室中,雷先生到底看到了甚麼? 是甚麼讓一個男人決定從這段剛萌芽的關係中落荒而逃?
感情世界裡人人各有罩門,無涉對錯,純屬個人感受,而且解釋不清,一如雷先生劇中所說:「滑稽的刀畢竟還是一把刀」,甚麼是感情交易裡的破壞者?這把刀是否就此斷了雷先生想回家的路?

薇閣特色:是追求女人印象之美,細心提供「髮夾」 ,讓你除去對於浴帽的尷尬。
———————————————————————————————
「送餐服務」劇情介紹
她服務於旅館的餐飲部,負責將旅館裡永遠無法照面的客人送上他們預點的餐飲。好幻想的她,每一次都會根據餐飲的名字和食物內容,猜測房間中的男女是何種關係,有甚麼性癖好,然後她會自編自導接下來的狀況,並附上主題名稱,例如「兄妹的愛的不倫」「芭比的性愛論」,隔著保護顧客隱私的送餐檯,當她奉上食物的同時,她的性幻想也就同步在腦子裡上演。

虛實交錯的敘事方式,你可以看見現實裡她剛萌芽的一段愛情,也可以看見藏在她的腦袋中,那些狂野的、邊緣的、像馬戲團般熱鬧的性遊戲。這些幻想總是色彩艷麗、綺妮詭異,通俗的宛如一本成人卡通漫畫,讓你捉摸不清單純的她才是她?還是不單純的她才是真的她?

對於她的幻想和服務的場所非常好奇的小男友,一見面就有問不完的問題,她也仔細的和男友交換這些虛實難辨的性事件,直到有一天,他們決定成為這些幻想裡的主角……性,讓她發現自己?還是發現另一個自己?結果是和幻想一樣赤裸刺激?還是,真實永遠不敵想像?

薇閣特色:私密的送餐服務&各式主題房滿足不同慾望。
———————————————————————————————
「無味皂」劇情介紹
故事一開始便進入耐人尋味的劇情裡。中年的肥皂商人在一次與外遇對象偷情的片刻,
從肥皂劇中獲得靈感,進而創造出了一款包裝精美,專門供應高級精品旅館使用的「無香味的香皂」。無味皂有獨有的古典巴洛克花彫紋路,質地細滑滋潤,尺寸更是一般旅館香皂的兩倍大,放置於摩登的黑色包裝盒裡,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過後不在你身上留下任何一點你身體之外的氣味。

某日,肥皂商美麗的妻子在他的手機裡留言,表明和友人有牌局將會晚歸,熟料,卻是和年輕的情人有約。多日不見的情人將她帶進了旅館,耳鬢廝磨,烈愛交纏之後,妻子走進了浴室,她在洗臉台上打開了這個她毫不知情,出自丈夫精心巧製的無味香皂,她讓細緻的泡沫充滿雙手,此時熱情的情人從後方抱住她,按耐不住的激情,重燃兩人的慾火,在浴室的鏡臺上、在丈夫的無味皂之前,妻子和情人又再次纏綿。

忘我的兩人,熱烈回應彼此,當原有的肢體已無法承載滿溢的激情時,情人一把抱起妻子,就在此時,故事突然急轉直下,進入了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高潮點。這個劇烈的轉折,使得原本只藏著丈夫秘密的無味皂,也同時目睹了妻子複雜詭暗的秘密。肥皂如靈般加入了他們的人生。拖著疲憊身軀的妻子,回到丈夫的床邊,天色漸亮,同床異夢的兩人,各懷鬼胎,混然不知他們的未來已無法再像無味皂一樣船過水無痕了。

薇閣特色:蔣友柏帶領橙果設計團隊設計的「無味皂」,可以使得偷情人皂下無據。
———————————————————————————————
薇閣這樣的另類行銷手法,多少都會引起話題與爭議,必令人想起Benetton這品牌,作為一個國際服飾品牌,Benetton一直希望可以擴展自己的市場佔有率,甚至進一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於是該品牌曾推出了一系列極具爭議性主題的廣告,畫面非常大膽地表達一些社會事件。

相較於 「薇閣小電影」的企劃策略,我認為它不只是單純的製造話題或是操弄人性觀點,儘管「性」在台灣仍然是屬於趨近保守,或許這次的行銷手法可以看成是挑戰台灣衛道人士的觀點,但在表現手法上以及呈現效果上,仍然成功的將「薇閣」的空間及特色在電影中呈現,並非單純的以爭議性及話題性去佔領市場,仍然沒有遺失廣告本質去呈現該廣告主特色及訴求(附錄介紹三部片中薇閣之特色)。「薇閣小電影」也讓我想到一個創意的思考法—劇本導引法,透過劇本或是說故事的方式去呈現出產品特色或是廣告賣點,讓產品更具有話題性。

我想,在「薇閣小電影」看得見媒體運用得當的效益以及創意思維轉換可帶來的話題性,或許消費者不會因為「薇閣小電影」而踏進薇閣,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人的好奇心,網路平台以較節省以及有效率的方式成功的將他重新推向市場,讓消費者重新注視到它。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 我很厲害,因為我不厲害 ]

研討會終於告一段落,昨天下午利用一點時間,想跟趙老說說話,討論未來的研究方向......等等的。說真的,我茫然了一整個學期,從考試前就知道要找研究方向,到現在已經是2008倒數第二天了,我依然還是在原地打轉。真冏!

從一開始,因為氣氛而無法適應這環境,到現在挺快活的生活。我喜歡目前的生活,因為有些氣氛變得很棒,因為大家都很有意思,雖然還有一點點不如意,但是我挺滿意的啦!從以前我就是這種會因為習慣或是適應而改變想法的人,雖然好像不順應潮流,但是至少我獲得很多。

雖然很多人會抱怨某些課程,比如說大學時期的編排設計,雖然老師給很多作業,但是就是因為不夠所以老師纔會逼我們,當我們在大四時,回頭看看,反而覺得那門課,很踏實。我想,學習部落格也是吧!雖然我一開始也曾大剌剌的問趙老,學習部落格的目的與為何我一開始無法動筆!不過其實我滿喜歡的,只是總是會怠惰,總是會因為忙碌而假裝遺忘。不過,這是分享時代,知識可以因為INTERNET而流通更為快速,更可以透過學習部落格紀錄自己看過或是喜歡的資訊,不過跟我的最愛一樣,誰用電腦沒有使用我的最愛?其實,很多事物可以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那樣將可以獲得更多,如果只是一味的因為不喜歡而排斥,那其實會讓自己損失不少,我想到我媽曾經跟我說過:好學校有壞學生,壞學校依然有好學生,那換言之,其實每個老師每個人都有一些是我們缺乏的或是該充實的,我們應該去看看它的優點,在看看自己,或許對自己就是種獲得,也會在許多層面上得滿足。或許當我們離開研究室的那天,會發現學習部落格紀錄了屬於自己的研究日誌。

趙老今天說他有天在電梯裡,想了一個文案:我很厲害,因為我不厲害。很有趣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因為我不夠厲害,所以我需要學習,透過不厲害的部份去了解自己,加強自己,我想這很重要。有時候過度自信會讓自己蒙蔽,那將會將自己所在高塔裡,那比井底之蛙可憐,因為你連那井底的泉水你都無法品嘗,只能在高塔裡與自己呢喃,無法體會這世界的美好,那永遠只可以去深究那高塔裡的一切。

我很厲害,因為我不厲害。時間可以造就一個人的成就,因為不厲害,所以彎腰去嘗試,那樣所獲得的是一種厲害。我常常告訴自己,只要獲得的比失去的多,那就是一種獲得。最近的例子就是研討會吧!之前一直沒有在研究室認識學長姊,但因為研討會認識了一些學長姐,也拉近了距離,可以分享生活,也可以給我建議,是一種獲得,然後心裡滿滿的開心。而在研討會的過程中,也獲得了很多經驗與學習。雖然我第一次真得覺得自己老了,以前辦活動三天都可以頭腦清醒,現在兩天就快不行了,還有,不過只是撤場完,在研究室休息時,手居然會抖,腳居然會有軟的感覺,但是心裡獲得很多,是充實的。因為研討會,真切的了解一個人,也是一種獲得,那種幸好我現在真的了解你得感覺。

現在,已經塵埃落定。我想,我必須在未來的日子充實自己。加油吧!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 莫忘初衷 ]

研討會終於告一段落
剛剛和學姊聊了一下
不論是研究方向跟一些生活經驗
受益良多

只是當學姐問我你未來想要做什麼的時候?
我還是茫然了!!

想了一下
想到之前說的"設計業務"
我想 生活的忙碌然亦讓目標茫然而變成盲目
我想提想自己 莫忘初衷
把握研究所的日子
充實自我
把握學生的日子
年輕一下
然後朝著目標邁進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 紙的插畫-俄羅斯藝術家Yulia Brodskaya ]

紙材創作一直視生活中我很喜歡的一種創作方式。因為,紙雖然只是平面的媒材,但是經過加工或是印刷可能因而跨越平面成為另一種驚艷的視覺創作。

剛好看到這一系列以紙為媒材的創作,以紙的捲曲性去呈現線購成面的創作,內容不但將紙的特性運用的恰如其分,在視覺上更令人驚艷,或許它看起來僅僅是平面的效果,但是透過配色及視覺規劃,它不僅僅視平面了,可以說是一個立面,而且透過色彩,它更顯精彩。


這一系列精采無比的剪紙作品,是俄羅斯藝術家Yulia Brodskaya創作的,Yulia Brodskaya的每個作品,都有相當華麗的顏色,以及豐富的結構性,讓欣賞的人一看到他的作品,就會被深深的吸引住。甚至將其運用到櫥窗設計上,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櫥窗,透過別於一般的媒材去營造櫥窗的整體感,雖然紙的佈置較費工夫,但是整體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絕對不雅於一般的櫥窗擺設,甚至因為特別更容易吸引人去注意它,我想這種設計創作你說他是很難的,我想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我想硬要說它是難的,那應該是在媒材的找尋級掌控,其實紙張只不過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元素,但是沒想過運用它去做些甚麼,或是通常只會拿它來印圖案,其實他有很多可行性,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用點心,我想很多平凡無期的物品都將會變得精彩與無限可能。不然其實除了美感的營造以外,這樣的創作絕大部份最需要的是耐心,你看它的結構與細節都是用耐心去營造與堆積出來的視覺效果。

以下是俄羅斯藝術家Yulia Brodskaya其他以紙維媒材的創作作品。其實紙的創作很多元,剪紙、雕刻、折紙、紙雕都是它可以表現的各種方法,我想只要對生活多點用心,那一切都會變得更有意思。

關於Yulia Brodskaya
Russian graphic designer: Yulica Brodskaya, 自由插畫家, 圖形設計師, 出生於俄羅斯, 2004年移居倫敦。

這是在網站上介紹自己的一段話
I was born in Russia where I started out as a fine artist producing contemporary office decoration artwork for Moscow based companies while studying for my first degree in Graphic Design. In 2004 I moved to London, earned my M.A. in Graphic Communication and since then have been busy with parallel careers as an illustrator and a freelance graphic designer.

Awards: 1st prize in the Russian Conceptual Packaging Design Competition; in recognition of typographic achievement I have been elected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ypographic Designers (2006). Clients include Orange, RedBull, BBH, How2 T-shirts, International Organ Festival, ARMI, Touchnote cards and CUBE magazine.

I’m constantly experimenting and evolving, always pushing my style in new directions: my greatest passion is to explore the ways of combining illustration and typography.

中文翻譯
我在俄羅斯出生,俄羅斯是我開始作為一位好的藝術家的地方:當我在平面設計裡為我的初階研究時,我透過生產當代辦公室裝飾圖於莫斯科的公司學習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 在2004年我去了倫敦, 在那我爭取到M.A. 在視覺傳達的領域裡同時忙於成為一個插圖畫家和一個自由作家繪圖人的經歷。

獲獎紀錄︰ 在俄國概念的封裝設計競爭裡的第1名; 為表揚印刷上的成就我已經當選國際平面設計的成員(2006)。 客戶包括橙,RedBull,BBH,How2 T恤,國際器官節日,ARMI,Touchnote 卡片和CUBE雜誌。

我不斷的在嘗試和形成,總是在將我的風格推向新的方向︰ 我的最巨大的激情是探究結合插圖和印刷的方法。


紙的插畫家,一樣的豐富,依然和向量插畫一樣的色彩斑斕,誰說只有繪畫圖才可以畫插畫?!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 便利貼藝術 ]

其實我很少使用便利貼這玩意!

對我而言,便利貼是我求學生涯上課無聊的傳紙條工具,好像就只有這功能,所以我沒有想過有一天它會很紅,甚至得到金鐘獎。不過,不可否認的,便利貼真的是好設計,應該說是方便的設計,因為它可以黏又可以拔下來、可以貼在任何你想貼的地方、傳紙條時它還附有背膠可以幫你封起來,真的是聰明的設計。現在,在補習班時,天天看到學生在使用便利貼作筆記,我常常懷疑是在傳紙條吧!不過在命中注定我愛你捧紅便利貼以後現在便利貼不只便利還很花俏。

我印象最深刻,便利貼最好用的一次就是我有一個朋友,把他女朋友交代的事,一件紀錄在一張便利貼上,貼滿他房間的牆面,我第一次踏進他房間時,剎時,發現這真是一個高招阿!果然,他就是靠這招,讓他女朋友很感動!

不過,我最近看到很有意思的便利貼用途就是將他運用到設計上,變成創作的媒材,一樣是紙,在創作運用上因為他特殊的可黏性與形狀的一致性,變成了他的特色,運用在設計上也變得更有意思。

便利貼藝術,我想真的是用心去觀察事物,更認真去玩設計。設計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嚴肅,也沒有非要怎麼作而作,其實很多東西可以去想、去試,那其實真的會發現世界上無奇不有,甚麼都有可能發生。利用便利貼創作,和電腦和電腦裡的創作的Pixel插畫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想到了大學時期的王開立老師,他運用Pixel創作出許多有故事的插畫,很精彩。有幸趣的可以先到開立老師的網站去聞香一下http://klwang.myweb.hinet.net/,下次來大大的介紹一下開立老師的Pixel創作好了。

開立老師的豔陽下的和平一村(翻拍自網站)

為甚麼我會說便利貼創作跟Pixel有異取同工之妙呢?其實便利貼單張看可以是一個單純的方塊,而當方塊與方塊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像低解析度的圖片一樣會出現網格的感覺,看起來像很多很多鋸齒的方塊沒有一條滑順的線條,但是這樣的畫面卻也別也一番風味。

以下是便利貼創作
"Daydream of the Faceless Worker." 使用4,000張便利貼
"The King" 用了30種顏色,使用2,600張便利貼
Illegal Art, 使用6,200張便利貼
Mount Shasta,使用10,000張便利貼

其實,便利貼運用在生活中也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大家都可以運用便利貼成為便利貼藝術家。因為他的結構單純,因此有很多可發展性,即便不懂如何拼貼成完整的圖案,運用色彩及規則的安排畫面都可以讓空間變得格外有趣。

其實一點點小巧思,真的可以改變出大大的不同。
不過,說到Pixel不能忘記的就是紅白機時代的超級瑪莉、洛克人⋯⋯等等的電動遊戲,果真在便利貼創作上也出現了這一系列的作品,很酷的將整個畫面貼在大樓的落地玻璃上,害我都想進去當主角了啦!

便利貼運用到創作上,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
回到學校的設計教學上,其實它只是多了一份創意思維,也不是說學校教育就不會出現這類的想法,我想,還是有機會出現,只是如果台灣的設計教育多一點衝動、多一點勇氣,或許很多不可能,都會變成想法來源的地方,也會創造出更多有趣的設計人或創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