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機會下,與大學時的學長連絡上,了解學長目前的就業狀況,學長目前是彭喜埶設計工作室的專案設計師,他所負責的企劃是「趣遊碗」。
我想「趣遊碗」的命名應該是由諧音的方式命名,音接近「去遊玩」,以遊玩的方式帶入產品中,也間接提出該產品可以有導覽作用。我認為它是屬於一個介紹地方行的觀光伴手禮或紀念品更是一個導覽圖,將地方地圖以縮小的比例放置碗裡,可以環顧整個參訪的城鎮,彷彿像是手中拿著指南針般,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方位去找尋目的地,很有意思的設計。
在文化創意產業浪潮風起雲湧的時代,有別於一般的文化商品,多了一點創意與巧思,我想更容易打動人心。這時,我想到了成紹正韜老師所說的設計是心口手合一,這個「趣遊碗」應該有達到如此的設計概念吧!?不是那種大家做什麼我就做甚麼的設計,「趣遊碗」也將數位經濟回歸到文化經濟的開端,以手繪的方式重新呈現地方文化特色,更將其以不同的切入點,導入市場,又搭配了限量發行的方式,讓它成為具有價值的文化商品。
認識趣遊碗
趣遊碗一開始被設定成日本飯碗的模樣,原型是個隨手從家裡碗櫥拿出來的碗(後來發現是日本著名的三川內燒《唐子繪》飯碗的台灣仿冒版),經彭喜埶的好友黃子僑先生提點,改為早期台灣民間的老飯碗造型更合於主題,於是到網拍標了一個真正的老碗,才發現要用現代製程再現那種厚胚粗釉的拙味相當困難,因此折衷成現在這個舊型新作的釉下彩青花瓷碗。 彭喜埶從小就喜歡畫地圖,自己也亂收集一些台灣老地圖,尤其喜歡日治時期的鳥瞰圖,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表現出那種神遊圖中翱翔俯瞰的感覺;第一個有鳥瞰地圖的作品是《瑞穗牧場乳牛軋》禮盒,可惜平面的表現滿足不了彭喜埶對身歷其境的追求,趣遊碗便是彭喜埶挑戰鳥瞰地圖的第二個創作,這次的目標是立體全景化,同時想藉著這個作品,向早期踏查台灣的鳥瞰地圖作者們致敬。 趣遊碗的表現形式與媒材是「老」的,一個老碗裡面畫著看似百年前的鳥瞰地圖;創作工具是「新」的,結合了環景攝影、Google Earth、3D繪圖以及用「微米」為單位的複製技術。彭喜埶邀請了擅長台灣懷舊風格,也熱愛地圖創作的張棣楨先生,擔任《來ㄨㄢˇ關西》的原畫,彭喜埶則處理「專心畫地圖」以外的事情,這樣的組合有點類似早期「複製版畫」的畫、刻、印分工概念。 恩師何耀宗先生曾說過:「設計是毫釐的挑戰」,而這次遇到的是「微米與千米間的挑戰」,在十億倍的尺度裡摸索,過程當然冗長辛苦,不過彭喜埶並不打算在這裡寫論文,因為這比起百年前靠兩隻腳「凸全台灣」的方式來愛台灣的前輩們來說,實在輕鬆太多。
[註1] 1微米=1µm=0.001mm
[註2] 為了大量印刷出版,早期版畫是畫、刻、印分工;印者專職印務,刻者依畫稿刻版,稱為「複製版畫」。後來版畫取得了獨立的藝術地位,版畫家將創作過程從畫延伸到製版、印刷,這種版畫稱作「創作版畫」。
有朋友看見碗裡頭是密密麻麻的圖,擔心會有重金屬釋出的危險,雖然懷疑他是不是真的要拿趣遊碗來吃飯,但我還是努力地跟他解釋了釉下彩與釉上轉印花紙的差別;請各位放心,這碗裡的地圖有一層透明釉保護著,沒有毒也刮不掉,掛保證的!
新竹縣關西鎮,先民以其風景秀麗命名為「美里庄」,由於三面環山向西開口的地形,就像客家人醃鹹菜用的甕,後來改稱為「鹹菜甕」,而客語「鹹菜」與日語的「関西」諧音,日治時期又被改名叫「関西庄」,「關西」之名沿用至今。
趣遊碗《來ㄨㄢˇ關西》將十二平方公里的景色,濃縮在直徑十二公分的青花瓷碗中,碗內是生動的關西立體全景地圖,慢慢轉動觀看這個碗,就等於在關西 鎮上空鳥瞰這個「美里庄」;我們將著名景點與商家標示其中,讓遊客可以將這趟旅程帶回家再三回味,是個有趣又實用的旅遊紀念品。 百分百台味.限量兩千個 這個鳥瞰圖結合了環景攝影與衛星空照圖,再參考各地貌建築的近照,以一個月時間手繪成放大原稿,數位化修正後才能呈現在碗內。算一算,原畫與數位檔案總共經歷二十次以上的修改,其中還包括了色彩管理的導入;而從第一次打樣到最終量產,光是進窯試燒就超過十次以上,沒燒就失敗的,已經數不清楚囉! 趣遊碗《來ㄨㄢˇ關西》限量生產兩千個,每個都要經過素燒、釉燒,逐一品管後再將序號燒在碗底,超過十五道以上的嚴格工序,讓這個碗呈現了手繪瓷碗無法達成的細緻度;試試看,用放大鏡瞧瞧裡頭的風景,你會同意它是個精緻的工藝品。我很驕傲的印上了「Made in Taiwan」,因為從創意到技術、從產品到外包裝,這都是個百分百台灣製造的作品!
資料來源:趣遊碗網頁 http://www.tripviewbowl.com/info.html
0 意見:
張貼留言